动脉斑块的形成和进展是冠心病的核心病理机制。斑块的不稳定或破裂,可引发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在治疗冠心病、缓解动脉斑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中成药等。
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延缓斑块进展、稳定斑块。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作用,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动脉斑块破裂后引发的血栓事件。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长期服用以预防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选择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中成药如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研究表明,该药物能够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斑块形成,改善动脉硬化,疏通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冠心病引起的胸痛、胸闷等症状。此外,它还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缩小斑块体积,防止其破裂,抑制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结合病情使用通心络胶囊,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和支架内再狭窄。该药长期服用安全性良好。
药物治疗是缓解和稳定冠心病动脉斑块的重要手段,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维护心血管健康也至关重要。建议患者保持清淡饮食,低脂、低盐、低胆固醇,并注意适当运动和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