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疾病是有很多种的,疾病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痛苦,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一种疾病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有的人会选择西医治疗,也有的人会选择中医治疗,但是中医治疗往往需要我们服用汤药进行调理,汤药的熬制也是比较重要的,应为汤药熬制的好会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怎么能将汤药熬制好呢,下面一起了解下熬汤药的方法有哪些。
熬汤药的方法有哪些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1、“先煎药”
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
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
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
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煎服方法简介
1.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以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2.浸泡方法
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
3.煎煮方法
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4.煎熬时间
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
5.滤取药液
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ml。6.服用时间
有很多人在治疗疾病的时候由于不知道如何熬汤药往往选择西医治疗,汤药的熬制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要不然总是会出现不是熬的太干及时没要熬到火候体现不出汤药的效果,通过对熬汤药的方法有哪些的了解后很多人都会觉得熬汤药也不是那么复杂了,正在服用汤药的朋友们不防试试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