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遇到此物也会引起你死亡

作者:侠子123  时间:2016-05-04 14:08:21  来源: 大众养生网

你觉得,多重的病才需要做手术?

会有人回答心脏病、肿瘤,但如果告诉你,从小到大,你因为感冒、发烧、腹泻做了很多次“手术”,而且很可能做错了,估计大家都会问:“我到底做了什么手术?有什么风险?”

别急,我接下来就回答你。

一种大家常主动要求做的“手术”

曾因发热伴咽痛、鼻塞、流涕到急诊看病,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盛慧球医生给她开了退烧药等口服药后,叮嘱她多休息、多喝水。但朋友对她的处理不太满意,问:“能否输点液,好得快一些?”

很多人和盛慧球医生的这位朋友一样,在感冒、发烧、腹泻等“小病”出现时,第一个想到的治疗方法就是输液,觉得这样“好得快”。

其实,输液是侵入性操作,相当于一个小型“手术”。输液过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输入本不属于人体的药物,这个过程中,输液药物、设备、环境、操作的无菌程度,都会影响输液安全。

如果了解下面这些风险,你还会轻易要求输液吗?

输液“知情同意书”

有感染风险,一旦出现,确实“够快”。

皮肤软膏、滴眼液等外用药,多在局部起效,对身体其他部位影响较小。口服药风险居中,它虽然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但一般需要30~60分钟起效,且通过肝脏代谢“解毒”,正确使用时较为安全。

输液有感染的风险,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一旦出现问题,将迅速出现全身症状。

增大心脏负担,有心脏病的老人风险更大。

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500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

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血量约为4~5升,粗略估算,输液1升相当于加大了20%的循环负荷。老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脏病的老人,频繁输液的风险更大。

耐药和过敏风险更高。

药物过敏可能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输液时药物迅速进入血液,过敏可能更快出现,症状更重。同时,如果输抗生素,相当于把抗生素带到全身,更容易引起耐药。

引发输液反应,可能堵塞血管。

输液需要遵循无菌原则,并受到患者体质的影响,可能引起发热、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等输液反应。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因此,输液期间应当注意观察,并且不要随意离开病房,一旦出现明显异常,应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如果每次输液都给你看一份这样的“知情同意书”,并注明“我已了解以上风险,并愿意接受和承担”,你还会因感冒、发烧轻易输液吗?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药企品牌推荐

查看更多>>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微信扫一扫